2022年10月25日晚上6点半,0638太阳集团官网企业史研究所如期举办本学期第二次研究生经典研读报告会暨教学科研活动。本次经典研读报告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读书会现场由巫云仙教授主持。
参加本次研读报告会的有李晓、巫云仙、熊金武和曾江四位老师。与会的同学有:2021级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春华、房兴达、侯冠宇,2022级经济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沙娅和孙成己,以及2020、2021和2022级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易鑫、余镐、张鹏涛、高楚依、王冉和胡智鸿。
此次研读报告会由王冉、胡智鸿、高楚依和张鹏涛四位硕士研究生围绕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一经典著作展开。
王冉同学分别从本书创作背景、凯恩斯与古典经济学的分歧、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如何解释经济危机这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其中,关于凯恩斯与古典经济学的分歧,王冉同学从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核心(萨伊的销售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利息论和货币数量论等多角度与凯恩斯的理论体系进行比较,并通过将基本概念与公式推导相结合,使与会同学对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有更深的了解。最后,王冉同学谈及了自己在阅读该书过程中的思考与困惑。
胡智鸿同学从为什么本书是关于“就业”、“利息”和“货币”以及为什么是“通论”这两个角度引入,并以章节为划分依据,详细向与会师生展示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重点分析了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有效需求原理、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流动性偏好等内容,认为凯恩斯关于利息论、投资与储蓄的论点存在谬误,并作了具体分析。
高楚依同学从凯恩斯生平简介、撰书历史背景、《通论》研读,以及思考与感悟这四个维度进行分享,并将《通论》分为六编,从中总结了十个核心观点,并据此通过具体案例对凯恩斯的主要理论进行诠释,最后将对所读经典的认识延伸至现实问题,引用经典理论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凯恩斯理论所处时代的需求不足与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有差别的,因此对理论的应用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不能生搬硬套。
张鹏涛同学首先介绍了凯恩斯的家庭背景及丰富的个人成长经历,比如其父是一位优秀的逻辑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师从马歇尔等,以及这些对他开展学术研究的影响。其次,他从“看不见的手”无法很好解释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以及凯恩斯理论与哈耶克的争论出发,阐述了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位置,总结了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在开放式提问讨论环节,余镐同学认为几位师弟师妹的汇报内容充实且深入,加深了自己对IS-LM模型的理解;易鑫同学对张鹏涛同学PPT中关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的内容进行补充,并分享他阅读书籍的经验;房兴达同学将凯恩斯《通论》与道家思想相结合,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对人性的洞察和假设;侯冠宇同学对王冉同学关于阅读的问题进行回应,并对胡智鸿同学关于经典书籍对当前问题解释力度有限的看法表达了见解;孙成己同学针对社会化投资问题进行了讨论;张春华同学认为此次读书会效果很好,可以起到以史为鉴、培养同学们正确的哲学观、以辩证方法看待世界的作用;沙娅同学认为《通论》虽出版年代距今较远,但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图1:读书会师生合影
老师们针对同学们的分享和阅读情况,对经典阅读提出了若干建议。
1.关于读书的方法论。强调读书要读经典,更要读经典书籍中的序言、目录和后记等内容,因为这些部分会提供原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重要信息;应以此对全书建立整体的把握,通过抓住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来吃透读透原著;要在厘清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读书,如本次读书会中同学们关于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缺少清晰认识,应当学习掌握相应的概念;读经典书籍时尽量不要借助二手材料来读原著,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读者的判断,达不到训练思维的效果。
2.读书的目的。读书不要有太多功利的想法,读书对同学们是一种长期的浸润,它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潜移默化影响读者的思想。读书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通过对书中细节的把握能检验出一个人的状态。因此,应端正读书的态度,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3.历史维度的知识对阅读和理解经典原著很重要。首先,在读书之前同学们要了解历史,作为经济学专业领域的学生,更要了解经济思想史,熟悉历史才能避免使自己的思考成为前人思想的奴隶;其次,在读书过程中要做好对比,尤其是中西方经济思想对比,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考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让知识有更好的运用。
本次读书会历经3个半小时圆满结束。与会的企业史研究所师生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对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老师们在高度肯定同学们认真研读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建议,如在汇报读书成果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达意思;语速要适中,PPT中字体大小、内容要做相应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此次读书会收获满满,帮助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认知格局。
图、文/企业史研究所:孙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