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下午,0638太阳集团官网企业史研究所举行了3月份第二次教学科研活动暨新学期第一次研究生经典研读报告会。参加本次研读活动的有经济史专业2016、2017和2018级硕士研究生,政治经济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2018级博士研究生,以及MBA2017级研究生。企业史研究所所长巫云仙教授、岳清唐副教授、陈芑名博士和黄聪博士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读书报告人有:MBA2017级硕士研究生邵勇同学,经济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胡李蒙和黄婷婷同学,政治经济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潘俊同学,世界经济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陈希沧同学。分享和研读的经典著作包括:瑞士巴塞尔大学的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历史讲稿》、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经济的发展》、道格拉斯.C.诺思的《西方世界的兴起》、罗杰·洛温斯坦的《巴菲特传》以及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
MBA2017级硕士研究生邵勇分享心得
邵勇同学基于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历史讲稿》,首先就本书作者的生平及学术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历史讲稿》一书的行文逻辑与主要观点,并由此引出在阅读本书过程中对在教学中,坚持“价值无涉”还是“价值输出”的问题的思考。
胡李蒙同学在提炼了《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彭慕兰在农业运输与牲畜、人口寿命、资本积累、技术应用、市场经济及农村产业、农村劳动力与消费这七个方面的东西方比对结果的介绍,向大家说明了本书反对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强调现代早期世界经济具有多重核心并共同制约的重要观点,并在最后精要地探讨了著名学者黄宗智和彭慕兰曾就《大分流》进行过的驳斥和辩答。
黄婷婷同学分享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主要内容,通过国家间的对比论证就本书的核心观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源所在”进行了深入探讨。
潘俊同学重点阐述了他在阅读《巴菲特传》时提炼出的“逆向思维”的论点,并通过比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逆向思维论证了古今中外的成功商客具有的思维共性。
根据《非理性繁荣》一书的脉络,陈希沧同学详尽地说明了非理性繁荣背后的因果机制,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引发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
2018级博士研究生陈希沧分享心得
对以上五本经济学相关著作进行研读过后,与会师生对东西方世界发展的大分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制度根源也进行了历史回溯,并且对由“非理性繁荣”拓展开来的有关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发展前景与现实意义进行了展望。
老师们认真聆听并点评
在本次读书会进行过程中,师生们主要就以下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一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如何做到“自成体系”的问题。该问题衍生自陈希沧同学对《非理性繁荣》一书的探讨,黄聪老师指出,目前的行为经融学研究显然是对主流经融学理论的有益补充,而行为金融学如今作为一个理论确实还未形成体系,但这正是该领域的学者为之努力的目标,也是该理论作为新兴研究的价值所在。陈芑名老师对行为金融学自身的学术体系的建立也表达了期待,强调一体化的理论构建就是一个“拾起地上的枝丫”的过程。当一个领域内的学者充当了该领域 “理论之树”的构建者时,该理论也将获得更强学术活力。
二是关于东西方“大分流”的思考。巫云仙老师提出,对“大分流”问题的思考,我们应注意到分流不仅仅存在于东西方之间,各方内部间也存在“大分流中的小分流”。以欧洲为例,尽管西欧自分流之后整体呈上升发展态势,但南欧和东欧仍处于传统经济时代。而将目光投放到中国,尽管中国在大分流中衰落,但这一结果也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岳清唐老师则强调大分流作为与西方中心论相左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有助于我们跳出常规思维,思考世界历史运行中不同国家的发展轨迹。
三是学术著作的阅读如何科学进行。巫云仙老师强调,学生在进行学术著作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一本书背后代表的某一领域和行业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孤立静止地对书进行阅读和思想提炼,而应该跳出思维的零散化,建立宏观视野。岳清唐老师则引出辩证法的观点,强调我们在完成学术著作的阅读之后,应该列出三方观点,分别是:本书作者的观点、我们作为阅读者的独立观点,以及与该书观点持相反态度的观点。岳老师强调,辩证法的核心在于对立统一,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坚持的,要勇于建立观点间的对立面,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规避对书籍思想进行简单概括和复述带来的思维的机械化。
参与读书会师生合影
时间有限,只读经典。本次读书会在师生们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在这个万物萌发的初春,企业史研究所的师生们聚读好书,以阅读的力量催生知识的新芽,也为刚刚开始的新学期扬起前进的风帆。
文/企业史研究所:黄婷婷
图/经济系: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