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晚,0638太阳集团官网资本金融系2024年秋季学期第四期读书会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胡继晔教授以及2024级资本金融系的同学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期读书会以胡继晔教授推荐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为主要的研讨内容,2024级金融学学硕毛天赐、任静怡、税国楠三位同学为本次读书会阅读成果进行了主题报告,胡继晔教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点评并和同学们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首先,胡继晔教授阐明了对于《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推荐理由,强调了书中对于理解不同国家发展路径差异的重要视角。胡教授指出,该书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国家兴衰的全新维度,对于金融硕士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书中深入分析了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理解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次同学们的汇报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书基本内容的背景概述;第二部分是书中主要内容介绍,主要从制度决定国家贫富、制度差异如何产生、制度如何延续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本书内容总结。
第一部分,任静怡同学对文章的概述部分进行了介绍。通过2016年美国与世界最贫困国家人均年收入的比较,引出是什么决定了国家贫富的问题。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制度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命运。这本书的作者是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阿西莫格鲁教授和原在哈佛大学任教的詹姆斯罗宾逊教授,他们也是202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由于作者的专业背景使得他们倾向于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去考察和分析,认为是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部分,任静怡同学首先对制度导致国家贫富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国家的发展成功与否,并非仅仅由地理环境或文化伦理决定,更多的是由制度安排所影响。作者通过列举几个实际的国家发展例子,并对三种比较流行的论点一一进行了反驳,最终通过加雷斯市的例子得出制度决定贫富的结论。国家采取包容式性的制度会造就繁荣,相反采取榨取式的制度会带来衰退。且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包容性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包容性制度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接着毛天赐同学分享了书中关于制度差异如何产生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历史选择,展示了偶然事件如何导致制度的长期偏离,以及这些偏离如何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制度的差异往往源于历史的关键节点,而这些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毛天赐同学还讨论了制度惯性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强调了制度变革的重要性。制度的惯性意味着即使在面对明显的经济困境时,国家也可能难以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这种惯性可能导致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陷入恶性循环,难以摆脱贫困的困境。
税国楠同学则聚焦于制度如何延续的问题。她讨论了制度惯性如何导致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同轨迹,并以新加坡为例,说明了制度的持续性如何影响国家的长期繁荣。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税国楠同学还提到,制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的创新和改革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她详细阐述了新加坡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实现了从一个小国向一个发达国家的转变。这些制度创新包括建立有效的法治体系、推动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最后,税国楠同学还讨论了制度的适应性如何帮助国家应对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第三部分,税国楠同学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本书认为,经济与政治制度决定国家的贫富,包容性的制度造就繁荣,而榨取式的制度带来衰退。国家之间政治制度的差异来源于历史关键时期的选择,偶然事件带来的制度偏离会让国家的发展大相径庭。而制度一旦形成变具有惯性,因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能互相强化。榨取性制度会不断自我复制和强化;包容性的制度反馈则是良性的,通过多元制衡达到军事的稳定。最后税国楠同学指出,书中对于贫困国家如何摆脱经济失败现状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或意见。
三位同学汇报结束后,胡继晔教授对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他结合当前美国大选的情况,讨论了政治正确性对于制度发展的影响。同时,他也提到了新加坡的例子,强调了制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胡老师指出,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还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研究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最后,在胡继晔教授的引导下,全体同学对书中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了中国的制度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理解包容性制度。大家一致认为,制度的包容性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学们还探讨了制度决定论的观点,讨论了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如制度如何影响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变革如何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通过本次读书会,同学们对于《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认识到,制度的选择和演变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讨论内容与本学期胡继晔教授《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的法律起源假说形成联动,同学们对课上内容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扩展,也激发了大家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文、图/毛天赐、任静怡、税国楠
审稿/胡继晔
审核/徐庆